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挖地方文化资源中的育人元素,引导青年学子深刻领悟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,6月11日,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社(青马社)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,赴南通群英馆开展“解码中国精神的时代密码”主题社会实践活动。通过实地参观、人物故事研学等形式,引导青年学子从江海英模的奋斗历程中感悟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。
走进南通群英馆,师生们仿佛翻开一部立体的城市精神史册。从近代实业家张謇“父教育、母实业”的救国实践,到革命先烈白雅雨“誓死捍卫共和”的铮铮铁骨;从用一生诠释“一切为了儿童”的李吉林老师,到南通籍运动健儿陈若琳永不言弃的动人故事;从“莫文隋”匿名助人的温暖善举,到当代“蛟龙号”团队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故事,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事迹串联起爱国、奉献、奋斗、创新的精神图谱。这些本土榜样告诉我们,中国精神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,而是无数普通人用生命和汗水写就的实践密码。在研讨环节,同学们围绕“新时代如何传承英模精神”展开热烈讨论,社团骨干王思语分享道:“南通群英馆像一座精神富矿,让我们发现中国精神不是教科书上的抽象概念,而是身边可触可感的榜样力量。”
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延伸,青马社始终秉持“学马、信马、用马”的宗旨,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。此次实践活动,既强化了理论学习的鲜活性,也深化了青年对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”的具象认知。未来,社团将继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,用好地方红色资源,通过更多沉浸式实践活动,助力培养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青马先锋。